全球知名运动品牌 Lululemon 近日将零售巨头 Costco 告上法庭,指控后者公然侵犯其商标权、商业外观权和设计专利权,并构成不正当竞争。这起诉讼在法律界和时尚产业投下震撼弹,被视为品牌在“仿品文化”日益泛滥的当下,捍卫自身知识产权的标杆性战役。
Lululemon 的指控:Costco 产品是“像素级模仿”?
Lululemon 在诉状中直指 Costco 旗下 Kirkland Signature 品牌的六款产品——包括运动裤、夹克和连帽衫——涉嫌侵权。Lululemon 声称,这些产品的设计与其拥有专利和受商业外观保护的明星产品(如标志性的 Scuba 连帽衫)惊人相似,足以让消费者产生混淆。
巨大的价格鸿沟是导火索: Lululemon 的 Scuba 连帽衫售价高达 118 美元,而 Costco 相似款仅售约 8 美元。巨大的价差背后,Lululemon 担忧其多年建立的品牌声誉和商誉正被 Costco 不当利用和侵蚀。
指控核心涵盖三大维度:
商业外观侵权: Lululemon 认为其产品独特的、非功能性的设计元素(如 Scuba 连帽衫的标志性兜帽设计、ABC 男士裤的特定剪裁和口袋设计等)已深入人心,成为消费者识别其品牌来源的关键标识。Costco 的产品模仿了这些整体视觉效果。
设计专利侵权: Lululemon 声称 Costco 抄袭了其已获得专利保护的特定产品设计。
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: Costco 的行为涉嫌利用 Lululemon 的品牌吸引力误导消费者,进行不正当竞争。
Costco 可能的“盾牌”:混淆不存在?功能优先?
法律专家分析,Costco 的辩护策略预计将围绕以下几点展开:
“功能性”抗辩: Costco 可能辩称,Lululemon 指控被侵权的某些设计特征(例如 ABC 裤的三角衬垫)主要是出于功能性考虑(如提升舒适度、活动便利性),而非纯粹的装饰或品牌标识。功能性设计通常难以获得商业外观保护。
核心争议:“混淆可能性”存疑? 这是案件的关键战场。Costco 很可能会强调:
巨大的价格差异(118美元 vs. 8美元)本身就是最显著的区分。
销售渠道完全不同(Lululemon 直营店/官网 vs. Costco 仓储式卖场)。
产品上清晰标注 Costco 自有品牌 Kirkland Signature 标识。
以此论证消费者不太可能将两者混淆或误认为 Costco 产品来自 Lululemon。“意图”之争:蓄意模仿? 如果 Lululemon 能提供有力证据证明 Costco 有意模仿其设计并蓄意误导消费者(例如,内部文件显示对标 Lululemon),将大大增加其胜诉砝码。此前芭蕾平底鞋品牌 Tieks 成功起诉的关键因素之一,就是证明了被告专门瞄准其核心消费群体进行模仿销售。
行业警钟:“平替”有风险,模仿须谨慎
Lululemon 诉 Costco 并非孤例,但品牌在“仿制品”商业外观侵权诉讼中获胜的案例相对少见。一个著名的反例是 Tiffany & Co. 诉 Costco 案:法院认为“Tiffany”一词在描述戒指款式时可能被视为通用名称,且消费者不易混淆,最终推翻了 Costco 侵权的判决。
此案对零售和时尚行业敲响警钟:
社交媒体“仿品文化”的法律风险: 社交媒体上流行的寻找大牌“平替”风潮,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法律纠纷。Lululemon 的强势诉讼向市场发出明确信号:品牌不会容忍未经授权的复制行为。
品牌方:创新与保护并重:
加大原创设计投入,打造独特品牌标识。
积极利用法律武器(商标、专利、商业外观)全面保护核心资产。
对市场上的“模仿者”保持警惕,必要时果断维权。
零售商(尤其是自有品牌):规避侵权红线:
新品上市前务必进行严格的知识产权风险评估,避免抄袭他人受保护的设计元素。
清晰标注自有品牌信息,与模仿对象在价格、渠道上形成显著区隔。
理解“功能性”与“装饰性/标识性”设计的法律界限,避免踩雷。
建立独特品牌价值,而非过度依赖模仿“爆款”。
Lululemon 与 Costco 这场巨头之战,不仅关乎数亿美元的市场份额,更将重新定义在“平替”盛行的时代,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边界在哪里。其结果将对整个行业的竞争生态产生深远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