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“壹号土猪”被媒体曝光其商标“壹号土”仅为注册商标,并非对产品品质的描述,引发舆论关注。该公司回应称,“壹号土”是旗下系列产品的商标,而“壹号土猪肉”只是其中一款产品。然而,企业在宣传中频繁使用“壹号土猪”这一组合标识,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其猪肉是“纯天然土猪肉”,甚至带有“第一号土猪”的暗示。
这一事件与此前“千禾0”酱油的争议如出一辙——后者因商标中的“0”让消费者误以为是“零添加”,但实际上“千禾0”仅是商标,与产品配料无关。尽管此类商标在法律上可能合规,但其利用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不容忽视。
食品商标擦边球屡见不鲜,消费者如何辨别?
近年来,不少企业利用商标中的模糊表述,让消费者误以为产品具备某种特性,如“天然”“无添加”“优质”等。
“千禾0”酱油:商标中的“0”易被误解为零添加,实则与配料无关。
“壹号土猪”:商标“壹号土”被包装成“土猪”概念,但未必符合消费者对“土猪肉”的认知。
法规趋严,但监管仍需加强
3月27日,国家卫健委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规,明确禁止在食品标签上使用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等误导性表述。“壹号土猪”商标被曝玩文字游戏,食品行业商标擦边球何时休?